• |

科普“云”课堂带领中小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凯发网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张玉玺 发布时间:2022-04-29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周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发挥科普基地平台优势,充分利用单位科普资源,走上“云”端,为新疆、江西等地学生呈送了科普“云”课堂。

421日,受中国海洋学会邀请,我所刘乐乐研究员为新疆第二师华山中学开展了题为《分形之美》的“云”上科普讲座,带领华山中学七八年级同学们感受了分形几何的魅力,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刘乐乐老师从餐桌上经常吃到的花椰菜引入分形的概念,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明了的图片,从“大自然的分形”“电影中的分形”“分形艺术作品”“是谁发现了分形”和“典型分形几何图形”五个部分,将原本抽象的分形概念具化到身边常见的蔬菜、树杈、鹦鹉螺、山脉和云朵等,结合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电影场景,让分形所具有的“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两大特征变得通俗易懂。随后,刘老师带领同学们感受了“分形之父”曼德勃罗特当初发现分形的历程,回答了“大不列颠岛的海岸线有多长”的问题,体会了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最后,刘老师带领同学们画出了自己的分形图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们课余时间继续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分形作品。

422日,受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邀请,我所孟庆国高级工程师通过线上连线方式,面向小学生开展了《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云”研学。孟老师首先讲解了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意义,讲述“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随后,以如何从自身做起助力双碳目标和保护地球家园为引入点,讲述了未来理想新能源——可燃冰,从可燃冰的概念、物质组成、微观结构等基本知识讲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可燃冰可以燃烧的原因,介绍了可燃冰的形成过程、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寻找可燃冰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开展可燃冰实验模拟与分析测试技术的目的和意义等知识。最后,孟老师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过硬的科学知识,运用科技的力量来为保护地球和双碳目标助力。

学生通过“云”课堂与地质专家近距离对话,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乐趣,加深了珍爱地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孟庆国高级工程师开展“云”研学

 

认真听讲的华山中学的学生

学生的研学收获

网站地图